一场 yī chǎng
1.表数量。犹一回,一番。
一乘 yī chéng
古以方六里为一乘之地。
表数量。用于马、车、轿子等。
古时一车四马谓乘,故凡物之四数皆名一乘。
佛教语。谓引导教化一切众生成佛的唯一方法或途径。
一出 yī chū
1.谓出生或出现一次。
2.谓出行或出来任事。"一",语气助词。
3.完全出于。
4.一番。
5.犹一套。 6.传奇剧本结构上的一个段落。
一床 yī chuáng
《礼记•丧大记》:“设床襢第,有枕含一床,袭一床,迁尸于堂又一床,皆有枕席,君大夫士一也。”指一件卧具或坐具。比喻地方狭小。亦指狭小之地。全部乐器的异称。表数量。用于席子、被褥等。四管笔的合装。古代税制。表数量。用于有支架或可搁置者。犹一架。
一簇 yī cù
1.表数量。用于聚集之物或人。
一大堆 yī dà duī
形容很多。
一带 yī dài
1.一条带子。常用以形容东西或景物象一条带子。
2.泛指某一地区或其附近。
3.表数量。用于象带子样的物件。
4.表数量。用于景物或景色。
5.表数量。用于成排的门或建筑物等。
一道 yī dào
1.一条道路。
2.同一道理。
3.一种途径或方法。
4.一种德行。
5.同路;一起。 6.犹一并。 7.围棋下子的一个交叉点。 8.明代军队的一个编制单位。 9.表数量。用于水流﹑光线等,犹言一条。 10.表数量。用于景物,犹言一片。 11.表数量。用于符箓﹑文书﹑题目等,犹言一篇。 1
2.表数量。用于称进一次茶汤或菜肴。
一滴 yī dī
1.液体的一个小点。
2.一点儿,表示少量。
一对 yī duì
1.表数量。一双。唐 皮日休《重元寺双矮桧》诗:“应如 天竺 难陀寺,一对狻猊相枕眠。”《宣和遗事》前集:“撞着八个大汉,担着一对酒桶,也来堤上歇凉。”《金瓶梅词话》第四回:“看见他一对小脚穿着老鸦缎子鞋儿。”
2.表数量。一套,用以称衣服。宋 欧阳修《谢对衣金带鞍辔马状》:“臣伏蒙圣慈,以臣入院,特赐衣一对,金带一条,金镀银鞍轡马一匹者。”
3.称夫妻两人。《京本通俗小说·冯玉梅团圆》:“又过数日,妇人脚不痛了,徐信 和它做了一对夫妻上路,直到 建康。”《水浒传》第一○四回:“适纔曾合过来,铜盆铁帚,正是一对儿夫妻。”杨朔《春子姑娘》:“我望望她,又望望她表兄弟那宽阔的背影,觉得这两人配在一起,倒是天生的一对儿。”
4.泛指年貌可以相配的两个人。《红楼梦》第二六回:“从镜后转出两个一对儿十五六岁的丫头来。”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九十回:“有叫局的,他姊妹两个总是一对儿同来,却只算一个局钱。”
一堆 yī duī
1.表示成群的约略数量。
2.一起。
一顿 yī dùn
1.一停;稍微休息。
2.表数量。用于吃饭﹑打骂﹑说话等,犹言一次,一回。
3.一起;一下子。
一发 yī fà
①发射一次一发中的。②更加;越发她两眼水灵灵的,一发长得好看了。③一同这钱就记在我账上,以后一发结算。④索性反正去不了北京,你就一发搬来咨。⑤(-fà)比喻极微小的东西牵一发而动全身。⑥(-fà)一线青山一发是中原。
一番 yī fān
1.一回;一次;一阵。
2.一种;一类。
3.一张;一片。
一方 yī fāng
[{"yin":"yī fāng","jieshi":"\n
\n 1.一边。多指远处。《诗·秦风·蒹葭》:“所谓伊人,在水一方。”郑玄 笺:“在大水之一边,假喻以言远。”《史记·扁鹊仓公列传》:“扁鹊 以其言饮药三十日,视见垣一方人。”司马贞 索隐:“方犹边也,言能隔墙见彼边之人。”三国 魏 曹丕《与吴质书》:“今果分别,各在一方。”宋 范成大《送王仲显赴琼筦》诗:“十年五别岁月老,一方万里音尘稀。”\n <\/p>\n
\n 2.一处。指所居住的地方。《诗·小雅·角弓》:“民之无良,相怨一方,受爵不让,至於己斯亡。”郑玄 笺:“无善心之人,则徙居一处怨恚之。”《西游记》第六五回:“经上言三千诸佛,想不是在一方;似 观音 在 南海,普贤 在 峨眉,文殊 在 五台。”清 顾炎武《与人书》之一:“独学无友,则孤陋而难成;久处一方,则习染而不自觉。”\n <\/p>\n
\n 3.一个方面;一带地方。《汉书·终军传》:“臣年少材下,孤於外官,不足以亢一方之任。”《南齐书·竟陵王子良传》:“齐 有天下日浅,恩洽未布,一方或饥,当加优养。”宋 欧阳修《乞奖用孙沔札子》:“其养练士卒,招抚蕃夷,恩信著於一方,至今边人思之。”《古今小说·张道陵七试赵昇》:“所以一方惧怕,每年用重价购求一人,赤身绑缚,送到庙中。”陈沂《奔袭刘黑七》:“我这下子活捉了他,不仅为我们这一方的老乡们除了害,我还可以立一个特等功。”\n <\/p>\n
\n 4.指物的一部分或事的一方面。《周礼·考工记·鲍人》:“信而直,则取材正也;信之而枉,则是一方缓、一方急也。若苟一方缓、一方急,则及其用也,必自其急者先裂。”《晋书·刑法志》:“理者,精玄之妙,不可以一方行也;律者,幽理之奥,不可以一体守也。”宋 曾巩《请近更官制如周官六典为书札子》:“况於时异事殊,而可以胶於一方之説,泥於一偏之跡哉?”\n <\/p>\n
\n 5.一种;一类。《慎子·民杂》:“是以大君因民之能为资,尽包而畜之,无能去取焉。是故不设一方以求於人,故所求者无不足也。”《淮南子·精神训》:“以死生为一化,以万物为一方。”高诱 注:“方,类也。”《西京杂记》卷四:“其有一介之善,一方之艺,居接士之馆。”\n <\/p>\n
一房 yī fáng
1.一个房间。
2.指家族的一支。
3.犹言一户(人家)。
4.数量词。用于妻妾。
5.数量词。用于鸟巢。 6.数量词。用于花果等。 7.数量词。犹一函。
一分 yī fēn
等于说“一点”、“一些”减一分则喜。
一份 yī fèn
一组成套的物品称为「一份」。
全体的一部分。
一封 yī fēng
1.古以十万平方里为"一封"。
2.指单峰(驼)。
3.表数量。用于书信等封缄之物。
一幅 yī fú
1.表数量。用于布帛、纸张、图画等。
2.表数量。用于景物。犹一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