月夜
单词帝>古诗>月夜

月夜

[唐代]杜甫

今夜鄜州月,闺中只独看。

遥怜小儿女,未解忆长安。

香雾云鬟湿,清辉玉臂寒。

何时倚虚幌,双照泪痕干。

月夜译文

今夜鄜州月,闺中只独看。

今夜里鄜州上空那轮圆月,只有你在闺房中独自遥看。

遥怜小儿女,未解忆长安。

远在他方怜惜幼小的儿女,还不懂得你为何思念长安?

香雾云鬟湿,清辉玉臂寒。

沾湿的云鬟散发着阵阵香雾,清冷的月光使你的玉臂生寒。

何时倚虚幌,双照泪痕干。

什么时候才能在一起共同靠在透光的窗帘或帷幔旁,让月光擦干两人的思念的泪。

月夜注解

1
鄜州:今陕西省富县。当时杜甫的家属在鄜州的羌村,杜甫在长安。
2
闺中:内室。
3
怜:想。
4
未解:尚不懂得。
5
香雾:雾本来没有香气,因为香气从涂有膏沐的云鬟中散发出来,所以说“香雾”。
6
云鬟:指高耸的环形发髻。
7
虚幌:透明的窗帷。幌,帷幔。
8
双照:与上面的独看对应,表示对未来团聚的期望。
9
泪痕:隋宫诗《叹疆场》“泪痕犹尚在。

月夜背景

天宝十五载(公元756年)春,安禄山由洛阳攻潼关。六月,长安陷落,玄宗逃蜀,叛军入白水,杜甫携家逃往鄜州羌村。七月,肃宗在灵武(今宁夏灵武县)即位,杜甫获悉即从鄜州只身奔向灵武,不料途中被安史叛军所俘,押回长安。八月,作者被禁长安望月思家而作此诗。

作者简介

作者简介
杜甫

杜甫[唐代]

杜甫(712-770),字子美,自号少陵野老,世称“杜工部”、“杜少陵”等,汉族,河南府巩县(今河南省巩义市)人,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杜甫被世人尊为“诗圣”,其诗被称为“诗史”。杜甫与李白合称“李杜”,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“小李杜”区别开来,杜甫与李白又合称“大李杜”。他忧国忧民,人格高尚,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,诗艺精湛,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,影响深远。759-766年间曾居成都,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。

  • 《哀羊裘为孙八赋》
    孙八壮年已白头, 十年歌哭古扬州。 囊底黄金散已尽, 笥中存一羔羊裘。 晨起雪渚渚, 取裘覆儿女; 亭午号朔风, 儿持衣而翁。 风声雪片夜满牖, 殷勤自解护阿妇。 裘之温暖诚足珍, 不得众身为一身。 吁嗟乎, 长安天子非故人, 羊裘冷落对邗水。 他年姓字齐严光, 今日饥寒累妻子。
  • 《安福县秋吟寄陈锐秘书》
    县庭事简得余功, 诗兴秋来不可穷。 卧听寒蛩莎砌月, 行冲落叶水村风。 愁髭渐去人前白, 醉面犹怜鉴里红。 苦恨交亲多契阔, 未知良会几时同。
  • 《安德山池宴集》
    上路抵平津, 后堂罗荐陈。 缔交开狎赏, 丽席展芳辰。 密树风烟积, 回塘荷芰新。 雨霁虹桥晚, 花落凤台春。 翠钗低舞席, 文杏散歌尘。 方惜流觞满, 夕鸟已城闉。
  • 《安德山池宴集》
    平阳擅歌舞, 金谷盛招携。 何如兼往烈, 会赏叶幽栖。 已均朝野致, 还欣物我齐。 春晚花方落, 兰深径渐迷。 蒲新节尚短, 荷小盖犹低。 无劳拂长袖, 直待夜乌啼。
  • 《安序宋吏部来牧衡阳某将指联事好也会以便郡》
    倾盖年华晚, 行人早发湘。 白云虹浪小, 明月燕花香。 明浦春何急, 巴山日正长。 祝君加一饭, 我意为桐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《哀甬东》
    李邺嗣李邺嗣〔清代〕
    战垒村村见, 愁云日日浓。 乱骸争白草, 旧鬼失青松。 不断三江鼓, 难消八月烽。 山居何处好, 比屋有新春。
  • 《哀甬东》
    李邺嗣李邺嗣〔清代〕
    穹庐夜徙后, 野哭动江东。 乱瓦栖云脚, 荒炊坐马通。 霾深天未白, 雾滃日难红。 庙火睢阳见, 悲吟动晚风。
  • 《哀蜀人为南蛮俘虏五章·出青溪关有迟留之意》
    雍陶雍陶〔唐代〕
    欲出乡关行步迟,此生无复却回时。千冤万恨何人见,唯有空山鸟兽知。
  • 《岸梅》
    崔橹〔唐代〕
    含情含怨一枝枝,斜压渔家短短篱。惹袖尚余香半日,向人如诉雨多时。初开偏称雕梁画,未落先愁玉笛吹。行客见来无去意,解帆烟浦为题诗。
  • 《暗投明珠》
    崔藩〔唐代〕
    至宝看怀袖, 明珠出后收。 向人光不定, 离掌势难留。 皎澈虚临夜, 孤圆冷莹秋。 乍来惊月落, 疾转怕星流。 有泪甘瑕弃, 无媒自暗投。 今朝感恩处, 将欲报隋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