闻官军收河南河北
单词帝>古诗>闻官军收河南河北

闻官军收河南河北

[唐代]杜甫

剑外忽传收蓟北,初闻涕泪满衣裳。

却看妻子愁何在,漫卷诗书喜欲狂。

白日放歌须纵酒,青春作伴好还乡。

即从巴峡穿巫峡,便下襄阳向洛阳。

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译文

剑外忽传收蓟北,初闻涕泪满衣裳。

剑外忽然传来收蓟北的消息,刚刚听到时涕泪满衣裳。

却看妻子愁何在,漫卷诗书喜欲狂。

回头看妻子和孩子哪还有一点的忧伤,胡乱地卷起诗书欣喜若狂。

白日放歌须纵酒,青春作伴好还乡。

日头照耀放声高歌痛饮美酒,趁着明媚春光与妻儿一同返回家乡。

即从巴峡穿巫峡,便下襄阳向洛阳。

就从巴峡再穿过巫峡,经过了襄阳后又直奔洛阳。

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注解

1
剑外:剑门关以南,这里指四川。
2
蓟北:泛指唐代幽州、蓟州一带,今河北北部地区,是安史叛军的根据地。
3
涕:眼泪。
4
却看:回头看。
5
妻子:妻子和孩子。
6
愁何在:哪还有一点的忧伤?愁已无影无踪。
7
漫卷诗书喜欲狂:胡乱地卷起。是说杜甫已经迫不及待地去整理行装准备回家乡去了。高兴得简直要发狂。
8
放歌:放声高歌。
9
须:应当。
10
纵酒:开怀痛饮。
11
青春:指明丽的春天的景色。
12
作伴:与妻儿一同。
13
即:就。
14
巫峡:长江三峡之一,因穿过巫山得名。
15
便:就的意思。
16
襄阳:今属湖北。
17
洛阳:今属河南,古代城池。

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背景

《闻官军收河南河北》作于公元763年(广德元年)春天,那时杜甫52岁。宝应元年(公元762年)冬季,唐军在洛阳附近的衡水打了一个大胜仗,叛军头领薛嵩、张忠志等纷纷投降。作者听到这个消息后欣喜若狂,写下此诗。

作者简介

作者简介
杜甫

杜甫[唐代]

杜甫(712-770),字子美,自号少陵野老,世称“杜工部”、“杜少陵”等,汉族,河南府巩县(今河南省巩义市)人,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杜甫被世人尊为“诗圣”,其诗被称为“诗史”。杜甫与李白合称“李杜”,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“小李杜”区别开来,杜甫与李白又合称“大李杜”。他忧国忧民,人格高尚,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,诗艺精湛,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,影响深远。759-766年间曾居成都,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。

  • 《安定城楼》
    迢递高城百尺楼,绿杨枝外尽汀洲。贾生年少虚垂涕,王粲春来更远游。永忆江湖归白发,欲回天地入扁舟。不知腐鼠成滋味,猜忌宛雏竟未休。
  • 《安园送春三首》
    春风从此不须归, 伴我逍遥更莫疑。 閒事胸中无一点, 相看日日是春时。
  • 《爱菜词》
    菜之味兮不可轻, 人无此味将何行? 士知此位事业成, 农知此味食廪盈, 技知此味艺业精, 商知此味货利增。 但愿人人知此味, 此味安能别苍生? 我爱菜, 人爱肉, 肉多不入贤人腹。 厨中有碗黄齑粥, 三生自有清闲福。
  • 《安公》
    弥天称圣哲,象法初繄赖。弘道识行藏,匡时知进退。秦王轻与举,习生重酬对。学文古篆中,义显心经内。法服应华夏,金言流海岱。西方浮云间,更陪龙华会。
  • 《安德山池宴集》
    戚里欢娱地, 园林瞩望新。 山庭带芳杜, 歌吹叶阳春。 台榭疑巫峡, 荷蕖似洛滨。 风花萦少女, 虹梁聚美人。 宴游穷至乐, 谈笑毕良辰。 独叹高阳晚, 归路不知津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《安园送春三首》
    项安世〔宋代〕
    春风从此不须归, 伴我逍遥更莫疑。 閒事胸中无一点, 相看日日是春时。
  • 《爱菜词》
    唐寅唐寅〔明代〕
    菜之味兮不可轻, 人无此味将何行? 士知此位事业成, 农知此味食廪盈, 技知此味艺业精, 商知此味货利增。 但愿人人知此味, 此味安能别苍生? 我爱菜, 人爱肉, 肉多不入贤人腹。 厨中有碗黄齑粥, 三生自有清闲福。
  • 《安庆客舍》
    黄景仁黄景仁〔清代〕
    月斜东壁影虚龛,枕簟清秋梦正酣。一样梦醒听络纬,今宵江北昨江南。
  • 《哀甬东》
    李邺嗣李邺嗣〔清代〕
    筚栗频吹断, 经旬敢一行。 巷初投犬吠, 市稍贺人声。 家在移前尽, 身从定后惊。 太平真足慕, 容易偃柴荆。
  • 《暗投明珠》
    苑訁由〔唐代〕
    至宝欣怀日, 良兹岂可俦。 神光非易鉴, 夜色信难投。 错落珍寰宇, 圆明隔浅流。 精灵辞合浦, 素彩耀神州。 抱影希人识, 承时望帝求。 谁言按剑者, 猜忌却生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