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~儿)①地表层的松土。②器物表面的灰尘掸掉鞋上的~。
地表层的松土。
《东周列国志》第四七回:“乃於要道,深掘陷坑数处,将草蓐掩盖,上用浮土,是夜果降大雪,铺平地面,不辨虚实。” 清 俞樾 《茶香室丛钞·杨妃粉》:“去浮土三尺,有土如粉。” 郭沫若 《我的童年》第一篇二:“最初是去浮土,挖出一个很大很深的坑。”
指附着在衣服、器物等表面的尘土。如:把衣服上的浮土掸掉。
地表层的松土。
如:「这是一层浮土,小心你的脚陷进去。」附在衣服、器物表面的灰尘。《文明小史.第三一回》:「那街上一层浮土,是被风刮上去的。」
浮土,指松土;附着在衣服等表面的尘土。见清 俞樾 《茶香室丛钞·杨妃粉》:“去浮土三尺,有土如粉。”
1.停留在液体表面上(跟“沉”相对):~萍。油~在水上。~云。脸上~着微笑。
2.在水里游:他能一口气~到对岸。
3.在表面上的:~土。~雕。
4.可移动的:~财。
5.暂时的:~记。~支。
6.轻浮;浮躁:他人太~,办事不踏实。
7.空虚;不切实:~名。~夸。
8.超过;多余:人~于事。~额。
9.姓。
1.土壤;泥土:黄~。黏~。~山。~坡。~堆。
2.土地:国~。领~。
3.本地的;地方性的:~产。~话。这个字眼太~,外地人不好懂。
4.民间的;民间沿用的;非现代化的(区别于“洋”):~法。~专家。~洋并举。
5.不合潮流;不开通:~里~气。~头~脑。
6.未熬制的鸦片:烟~。
7.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