语出韩愈《听颖师弹琴》诗失势一落千丈强。”本指琴声从高音突然降为低音◇多用以形容地位、景况、声誉等急剧下降。
原指琴声陡然降落。后用来形容声誉、地位或经济状况急剧下降。
所以喜奎一嫁,转瞬坤伶声势,~,伶界牛耳,又让男伶夺去。 ◎蔡东藩、许廑父《民国通俗演义》第一二六回
一落千丈,原形容琴声由高而低突然变化。现作下降得很厉害,用来形容声誉、地位或经济状况急剧下降。唐 韩愈 《听颖师弹琴》诗:“跻攀分寸不可上,失势一落千丈强。”原指琴声骤然低落。后常用以形容景况急剧下降。 宋 王迈 《上何帅启》:“失势一落千丈强,自安蹇步;冲人决起百馀尺,坐看羣飞。” 清 叶廷琯 《鸥波渔话·蒋珊渔残稿》:“百步九折馀,一落千丈势。” 孙中山
1.最小的正整数。见〖数字〗。
2.表示同一:咱们是~家人。你们~路走。这不是~码事。
3.表示另一:番茄~名西红柿。
4.表示整个;全:~冬。~生。~路平安。~屋子人。~身的汗。
5.表示专一:~心~意。
6.表示动作是一次,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,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。a)用在重叠的动词(多为单音)中间:歇~歇。笑~笑。让我闻~闻。b)用在动词之后,动量词之前:笑~声。看~眼。让我们商量~下。
7.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,表示先做某个动作(下文说明动作结果):~跳跳了过去。~脚把它踢开。他在旁边~站,再也不说什么。
8.与“就”配合,表示两个动作紧接着发生:~请就来。~说就明白了。
9.一旦;一经:~失足成千古恨。
10.“一”字单用或在一词一句末尾念阴平,如“十一、一一得一”,在去声字前念阳平,如“一半、一共”,在阴平、阳平、上声字前念去声,如“一天、一年、一点”。本词典为简便起见,条目中的“一”字,都注阴平。
11.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,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,相当于简谱的“”。见〖工尺〗。
1、遗漏:这里~了两个字,应该添上。2、把东西放在一个地方,忘记拿走:我忙着出来,把书~在家里了。3、因为跟不上而被丢在后面:大家都努力干,谁也不愿意~在后面。
降低。落价
坠落、降落。鸟儿落在树上。
得到。落个不是。
→莲花落
形容态度大方,见〖大大落落〗。
脱离、凋坠。凋落、零落
掉、降。落泪、遗落、降落
除去。落发
衰败。衰落、沦落、家道中落
速度慢、跟不上。落后、落伍
停留、留下。落脚、落户、不落痕迹
人所聚居的地方。部落、村落
停留、停顿的地方。下落、着落
写下。落款
得到。落个清静
1.数目。十个一百。
2.比喻很多:~锤百炼。
3.“秋千”的“千”。
1.长度单位,10尺等于1丈,10丈等于1引。1市丈合3又1/3米。
2.丈量(土地):清~。春耕前要把地~完。
3.古时对老年男子的尊称:老~。
4.丈夫(用于某些亲戚的尊称):姑~(姑夫)。姐~(姐夫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