结构: 碎(左右结构) 步(上下结构)
1.小而快的步子。
小而快的步子。
杨朔 《三千里江山》第十七段:“尽后尾是一溜妇女,后脊梁揹着小孩,背着手,踏着像舞蹈似的碎步,用脚培着土,曼声哼着小曲。” 徐迟 《<牡丹>跋》:“六十岁的演员,演出了这个十六岁的少女!当她以雀跃式的碎步出台,一回眸,一闪身,一抛巾,一亮相,观众免不了知趣地一笑。”
小而快的步伐。
如:「她碎步上前,接受校长的颁奖。」
【造句】她碎步上前,接受校长的颁奖。
碎步,汉语词语,读作“suì bù”,指小而快的步子。
1.完整的东西破成零片零块:碗摔~了。
2.使碎:~石机。~尸万段。
3.零星;不完整:~布。琐~。
4.絮烦;唠叨:嘴太~。
1.行走时两脚之间的距离;脚步:正~。跑~。寸~难移。走了一~棋。
2.阶段:初~。事情一~比一~顺利。
3.地步;境地:不幸落到这一~。
4.旧制长度单位,1步等于5尺。
5.用脚走:~入会场。亦~亦趋。
6.踩;踏:~人后尘。
7.用脚步等量地:~一~这块地够不够三亩。
8.姓。
9.同“埠”(多用于地名):盐~。禄~。炭~(都在广东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