结构: 捽(左右结构) 兀(上下结构)
1.傲岸貌。
傲岸貌。
晋 陶潜 《自祭文》:“捽兀穷庐,酣饮赋诗。” 清 钱谦益 《追和朽庵和尚乐归田十咏》之八:“我生捽兀略相似,玉堂今作扶犂手。”
高傲。
晋.陶渊明〈自祭文〉:「捽兀穷庐,酣饮赋诗。」
捽兀是一个汉语词汇,指傲岸貌。 晋 陶潜 《自祭文》。
揪:小孩儿~住妈妈的衣服。~着他胳膊就往外走。
1.高而上平;高高突起。
2.形容山秃。泛指秃:~鹫。
〔兀秃〕也作兀突。水不凉也不热:~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