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谓早晨不能顾及晩上。极言处境危急。
2.形容生活极其穷困。
形容情况危急。
早上无法顾及晚上的事。形容情况危急窘迫。
《左传.襄公十六年》:「敝邑之急,朝不及夕。」《清史稿.卷五零零.遗逸传一.庄元辰传》:「敌在门庭,朝不及夕,有深宫养优之心,安得有前席借箸之事,则蒙蔽何可滋也。」
朝不及夕,成语,作谓语;指生活极端贫困,形容情况危急。出自先秦·左丘明《左传·僖公七年》:“朝不及夕,何以待君?”
1.朝廷(跟“野”相对):上~。在~党(执政党)。
2.朝代:唐~。改~换代。
3.指一个君主的统治时期:康熙~。
4.朝见;朝拜:~觐。~顶。
5.面对着;向:脸~里。坐东~西。
6.表示动作的方向:~南开门。~学校走去。
7.姓。
1.早晨:~阳。一~一夕。~令夕改。
2.日;天:今~。一~有事也好有个照应。
表示疑问、未定。同「否」。
表示疑问、未定。同「否」。
1.达到:波~。普~。~格。目力所~。由表~里。将~十载。
2.赶上:~时。~早。望尘莫~。
3.比得上:论学习,我不~他。
4.推及;顾及:老吾老,以~人之老。攻其一点,不~其余。
5.姓。
6.用“及”连接的成分多在意义上有主次之分,主要的成分放在“及”的前面。
1.太阳落的时候;傍晚:~阳。~照。朝发~至。朝令~改。
2.泛指晚上:前~。除~。风雨之~。
3.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