结构: 风(半包围结构) 节(上下结构)
1.风骨节操。
风骨节操。《三国志·魏志·王凌毌丘俭等传论》:“王凌 风节格尚,毌丘俭 才识拔干。”宋 苏轼 《哭刁景纯》诗:“文章餘 正始 ,风节贯华皓。”明 归有光 《送同年孟与时之任成都序》:“赵先生 独申大义,至廷駡阿党,风节凛然。”章炳麟 《革命道德说》:“季 汉 风节上軼 商 周 ,魏武 虽任刑法,所用将士愍不畏死,而帷幄之中参豫机要者,钟 陈 二 荀 皆刚方晈白士也。”
风骨气节。
如:「他为人耿介,风节绝高。」
风节,汉语词汇。拼音:fēng jié释义:风骨节操。
吹。 【组词】:春风风人、有寒疾不可以风
古同“讽”,讽刺。
1.物体段与段之间连接的地方:竹~。关~。
2.段落:章~。
3.量词。表示分段的物体:两~烟筒。
4.节日;时令:国庆~。清明~。
5.事项:礼~。细~。
6.限制;俭省:~制。开源~流。
7.删略:~本。~录。
8.操守:~操。晚~。
9.古代出使外国所持的凭证:持~。
10.国际通用的航海速度单位。每小时航行1海里(约合1.852千米)称为1节。海水流速和鱼雷速度也多按节计算。
〔节骨眼儿〕〈方〉比喻紧要的、能起决定作用的环节或时机。骨(gu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