夜光
单词帝
>
汉语词典
>
夜光
夜光
拼音:yè guāng

结构: (上下结构) (上下结构)

夜光的解释
  • 基础释义:

    1.月亮。

    2.星月之光。

    3.萤火虫的别称。

    4.珠名。

    5.冠名。

  • 详细释义:

    [yè guāng]
    1. 月亮。

      《楚辞·天问》:“夜光何德,死则又育?” 王逸 注:“夜光,月也。” 三国 魏 曹植 《芙蓉赋》:“其始荣也,皦若夜光寻 扶桑 ;其扬暉也,晃若九阳出 暘谷 。” 晋 王嘉 《拾遗记·炎帝神农》:“筑圆邱以视朝日,饰瑶阶以揖夜光。”

    2. 星月之光。

      唐 张乔 《再题敬亭清越上人山房》诗:“石窗清吹入,河汉夜光流。” 唐 寒山 《诗》之二八一:“白云朝影静,明月夜光浮。”

    3. 萤火虫的别称。

      晋 潘岳 《萤火赋》:“翔太阴之玄昧,抱夜光以清游。” 清 和邦额 《夜谭随录·碧碧》:“俾子蜕蜣丸而化为蠽蝒,化腐草而为夜光。”参阅 明 李时珍 《本草纲目·虫三·萤火》。

    4. 珠名。

      晋 葛洪 《抱朴子·祛惑》:“凡探明珠,不於 合浦 之渊,不得驪龙之夜光也;採美玉,不於 荆山 之岫,不得连城之尺璧也。” 南朝 梁 任昉 《述异记》卷上:“ 南海 有明珠,即鲸鱼目瞳,鲸死而目皆无精,夜可以鉴,谓之夜光。” 唐 卢照邻 《五悲》:“何异夫操太阿以烹小鲜,飞夜光而弹伏翼。” 清 黄鷟来 《赠陈省斋》诗之五:“鱼目混夜光,流俗难与伍。”

    5. 冠名。

      明 谢肇淛 《五杂俎·物部四》:“九星、灵芝、夜光, 上元夫人 冠也。”

    [yè guāng]
    1. 夜间天空光亮之总称,亦称夜天光。在晴朗无月夜间,所见天空亮度即为夜光。其原因系高空大气中之分子及原子,在白昼受太阳辐射影响,从稳定状态变为激发状态,在夜间其分子、原子逐渐恢复原来之稳定状态,因而发光成为夜光。在中低纬度区域大气圈中,常有夜光现象,属广泛分散而近似稳定的一种发光现象,与高纬度间歇发生之极光不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