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植物名。果实有异香,供玩赏,亦可食用。俗呼橙子。
植物名。果实有异香,供玩赏,亦可食用。俗呼橙子。
宋 曾巩 《橙子》诗:“家林香橙有两树,根缠铁钮凌坡陀。”《明一统志·南阳府·土产》:“香橙, 邓州 出。” 鲁迅 《彷徨·长明灯》:“坐在首座上的是年高德韶的 郭老娃 ,脸上已经皱得如风干的香橙。”
同“香蹬 ”。
《法苑珠林》卷一一三:“ 晋 有 长沙寺 僧释 法遇 ……以杖筒置香橙上,行香毕, 遇 乃起,出众前,向筒致敬。”《南史·梁临汝侯猷传》:“ 猷 在州颇僭滥,客筵内遂有香橙,不置连榻。”
1.(气味)好闻(跟“臭”相对):~水。~皂。这花真~。
2.食物味道好:饭很~。
3.吃东西胃口好:这两天吃饭不~。
4.睡得踏实:睡得正~呢。
5.受欢迎;被看重:吃~。这种货物在农村很~。
6.香料:檀~。沉~。龙涎~。
7.用木屑掺香料做成的细条,燃烧时,发出好闻的气味,在祭祀祖先或神佛时常用,有的加上药物,可以熏蚊子:线~。蚊~。烧一炷~。
8.亲吻:~面孔。
9.姓。
1.常绿乔木。叶卵形,果实圆球形,果皮有香气,果瓤汁多味甜。主产于中国南方各省。另有一种酸橙,果汁味酸,虽不宜生食,但可加工成蜜饯或入药。
2.像橙的果皮一样的颜色,即黄中呈红的颜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