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亦作"吊拷绷扒"。同"吊拷絣把"。
同“弔拷絣把 ”。亦作“吊拷绷扒”。
元 关汉卿 《窦娥冤》第四折:“他将你孩儿拖到官中,受尽三推六问,弔拷綳扒,便打死孩儿也不肯认。” 元 孙仲章 《勘头巾》第三折:“不知谁人杀了员外,有他娘子将小人告到官中,三推六问,吊拷綳扒,打的小人受不过,只得屈招了。”
剥去衣服,以绳索綑紧,吊起来拷打。
元.纪君祥《赵氏孤儿.第四折》:「三推六问,吊拷绷扒。」也作「绷扒吊拷」。
1.悬挂:门前~着两盏红灯笼。
2.祭奠死者或慰问死者的家属等:~丧。
3.用绳子向上提或向下放:把篮子~下来。
4.收回:~销。
5.给皮桶子加面或里子:~皮袄。
6.把球轻轻打到对方防守薄弱的地方:~底线。打~结合。
7.量词。旧时钱币单位。一千个制钱或值一千个制钱的铜 币数量叫一吊。
打:~打。~问。~掠(泛指刑讯)。三~六问。
1.张紧,拉紧:~紧。小褂紧~在身上。
2.当中用藤皮、棕绳等物绷紧的竹木框:床~。棕~。绣~。~子。
3.一种缝纫方法,粗粗缝上或用针别上:~被头。
4.束,包扎:~带。
5.(物体)猛然弹起:~簧。~弓子。
6.勉强支持:~场面。
7.方言,骗财物:坑~拐骗。
板着,强忍着:~劲。~着脸。
1.裂开:~瓷儿。
2.方言,用在某些形容词前面,有“很”的意思:~硬。~亮。
1.抓着;用手指紧紧扣住:~着栏杆。
2.刨;挖:~土。
3.剥;脱掉:~羊皮。
1.用手或耙子使东西聚拢或散开:~草。~土。
2.用手搔、抓:~痒。
3.一种烹饪方法。先将原料(整块或整只的鸡鸭等)煮至半熟,再放到油锅里炸,最后用文火煮酥。
4.窃取别人身上的财物:~窃。~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