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动)交错夹杂在一起。
交错混杂。
《后汉书·丁鸿传》:“ 蛮夷 错杂,不得为数。” 唐 刘禹锡 《楚望赋》序:“予既謫于 武陵 ,其地故 郢 之裔邑,与 夜朗 诸夷错杂。” 宋 叶适 《送程传叟》诗:“老作海头新主簿,蜃气错杂迷西东。”
指交错。
瞿秋白 《海上述林·关于列尔孟托夫的小说》:“他们在纵横错杂的小路上跑着。”
错杂,读音cuò zá,是汉语词汇,解释为交错混杂。
1.参差;错杂:交~。~落。这几块砖砌得不齐,~进去了一点儿。
2.两个物体相对摩擦:上下牙~得很响。
3.相对行动时避开而不碰上:~车。~过了机会。
4.安排办事的时间使不冲突:这两个会不能同时开,得~一下。
5.不正确:~字。这道题算~了。
6.过错;错处:没~儿。出~儿。
7.坏;差(用于否定式):这幅画儿画得不~。今年的收成~不了。
8.在凹下去的文字、花纹中镶上或涂上金、银等:~金。
9.打磨玉石的石头。
10.打磨玉石:攻~。
1.多种多样的:复~。~色。~技。他看的书很~,哪方面的都有。
2.正项以外的;正式的以外的:~费。~项。~牌儿。
3.混合在一起;掺杂:夹~。他~在人群中混进了城。草丛中还~有粉红色的野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