结构: 卧(左右结构) 房(半包围结构)
1.睡觉的房间。
睡觉的房间。
明 徐榜 《济南纪政·杨化记》:“其姑扶之入卧房,未就枕席即跳跃而起。”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二九回:“门里安着个曲折槅子,槅子上嵌着块大玻璃,放着绸挡儿,却望不见卧房里的牀帐。” 王西彦 《古城的忧郁·灾祸》:“一只小巴儿狗,嗯伊嗯伊地哼哼着,摇着多毛的尾巴,一个白绒球似地从卧房里滚将出来。”
卧房是一个词,基本释义是睡觉的房间。最早出现于《济南纪政·杨化记》。
1.躺下:仰~。~倒。病得很重,在床上~了三天。
2.使婴儿躺下:把小孩儿~在炕上。
3.(动物)趴:~牛。鸡~在窝里。
4.睡觉用的:~室。~房。~铺。
5.指卧铺:硬~。软~。
6.把去壳的鸡蛋放到开水里煮:~个鸡子儿。
1.房子:一所~。三间~。瓦~。楼~。平~。
2.房间:卧~。客~。书~。厨~。
3.结构和作用像房子的东西:蜂~。莲~(莲蓬)。
4.指家族的分支:长~。堂~。远~。
5.用于妻子、儿媳妇等:两~儿媳妇。
6.二十八宿之一。
7.姓。
8.同“坊”(fáng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