结构: 累(上下结构) 七(单一结构)
1.佛教语。人死后每七日斋祭一次,至七七日止。也称斋七。
佛教语。人死后每七日斋祭一次,至七七日止。也称斋七。
《释氏要览·杂记》:“人亡每七日必营斋追荐,谓之累七,又云斋七。” 元 岳伯川 《铁拐李》第四折:“大院深宅,閒杂人赶离门外,与亡灵累七修斋。”
累七是一个汉语词语,读音是léi/lěi/lèi qī,是指佛教语。人死后每七日斋祭一次,至七七日止。也称斋七。
1.疲乏,过劳:劳~。~乏。
2.使疲劳:病刚好,别再~着。
1.连续,重叠,堆积:~计。~日。~积。~~。日积月~。连篇~牍。
2.照原数目多少而递增:~进税。
3.连及,连带:~及。牵~。拖~。
1.〔~~〕a.连续成串,如“果实~~”;b.颓丧的样子,如“~~若丧家之犬”。
2.〔~赘〕a.多余,不简洁,如“文字~赘”;b.使人感到多余或麻烦的事物,如“负重登高,不胜~赘”(“赘”均读轻声)。
1.六加一后所得的数目。见〖数字〗。
2.旧时人死后每隔七天祭奠一次,直到第四十九天为止,共分七个“七”。
3.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