结构: 郊(左右结构) 里(上下结构)
1.周代指远郊至国中六乡居民所居之处。
周 代指远郊至国中六乡居民所居之处。
《周礼·地官·县师》:“县师,掌邦国、都鄙、稍甸、郊里之地域。” 郑玄 注:“郊里,郊所居也。” 贾公彦 疏:“谓六乡之民,布在国中,外至远郊。故有居在郊者也。” 孙诒让 正义:“ 王昭禹 云:‘郊里在乡、遂之间。’……郊里者,里閭通称,郊民所居,亦什伍相比,与乡、遂同。”
郊里是一个汉语词语,读音是jiāo lǐ ,是指周代指远郊至国中六乡居民所居之处。
1.城市周围的地区:四~。~外。~野。~游。
2.姓。
1.(~儿)衣服、被褥等东西不露在外面的那一层;纺织品的反面:被~儿。衣服~儿。这面是~儿,那面是面儿。
2.方位词。里边(跟“外”相对):~屋。~圈。往~走。
3.街坊:邻~。~弄。
4.家乡:故~。乡~。
5.古代五家为邻,五邻为里。
6.姓。
7.长度单位,1市里等于150丈,合500米。
1.里面;内部(跟“外”相对):手~。箱子~。话~有话。
2.附在“这、那、哪”等字后边表示地点:这~。那~。头~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