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唐代历法名。一名《开元大衍历》。为唐代天文学家僧一行所造。开元九年﹐因《麟德历》日食不验﹐诏一行作新历。一行测各地纬度﹐南至交州﹐北尽铁勒。十五年历成而一行卒。因一行用《易》大衍之数立说﹐故名《大衍历》。从开元十七年(公元729年)起﹐至至德二年(公元757年)﹐《大衍历》共施行二十九年。它对后代历法的编订影响很大。
本义是容量、体积、面积、数量、力量、年龄等方面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的对象,与“小”相对,后引申出“范围程度深广”、“年辈较长”、“再”等意义,又作为敬词来使用。
用于某些专称, 如“大夫”、“大王”。用同“代”,世代。
1.开展;发挥:推~。敷~。
2.多出来的(指字句):~文。
3.姓。
4.低而平坦的土地:广~沃野。
5.沼泽。
1.经历;经过:来~。~程。~时半年。身~其境。
2.统指过去的各个或各次:~年。~代。~次。~届。
3.遍;一个一个地:~访各校。~试诸方,均无成效。
4.姓。
5.推算年月日和节气的方法;历法:阳~。阴~。农~。
6.记录年月日和节气的书、表等:日~。挂~。天文~。